中耳炎是中耳(包括鼓室、咽鼓管等)的炎性病变,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发病,不同类型的中耳炎诱因、症状和预后差异较大。很多人对“如何判断中耳炎”“能否自愈”存在疑问,以下结合诱因、判断方法、自愈可能性详细说明,帮你科学应对。
中耳炎并非“单一疾病”,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、分泌性中耳炎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,诱因各有侧重,其中“不当擤鼻涕”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诱发因素。
1.急性中耳炎:多由“上呼吸道感染”引发
核心诱因:90%以上的急性中耳炎继发于感冒、急性
鼻炎、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——病毒或细菌(如肺炎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)通过咽鼓管(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通道)侵入中耳,引发炎症。
高危行为:感冒时用力擤鼻涕(捏住两侧鼻孔猛擤),会迫使含大量病毒、细菌的鼻涕向咽鼓管挤压,直接“冲进”中耳,诱发感染。
2.分泌性中耳炎(急性渗出性中耳炎):“咽鼓管堵塞”是关键
核心诱因:儿童高发,多与腺样体肥大(腺样体堵塞咽鼓管开口)、鼻炎、
鼻窦炎导致的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关——咽鼓管无法正常通气,中耳腔内形成负压,出现积液,引发“耳朵闷、听力下降”,但通常无明显疼痛或流脓。
成人诱因:除了鼻炎、
鼻息肉,长期吸烟、坐飞机(高空压力变化)也可能导致咽鼓管堵塞,诱发分泌性中耳炎。
3.慢性化脓性中耳炎:多由“急性中耳炎拖出来”
核心诱因: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、治疗不彻底(如症状缓解就停药),炎症反复发作,导致
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、中耳持续感染,表现为“耳朵反复流脓、听力逐渐下降”,病程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。
以上就是对中耳炎症状及分类的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
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
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热点问题
咨询热线:025-85262032
我要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