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出现张口呼吸、睡眠打鼾,甚至睡眠中呼吸暂停的情况时,家长需高度警惕——这很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发出的信号。临床数据显示,2-8岁儿童是腺样体肥大的高发人群,若未及时干预,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与健康,还可能导致“腺样体面庞”,对孩子的面部发育造成不可逆影响。
一、5大典型症状,帮你初步判断孩子是否腺样体肥大
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,是儿童重要的免疫组织。当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增生肥大时,会阻塞呼吸道及邻近通道,引发一系列症状,家长可通过以下表现初步判断:
1.鼻部症状:鼻塞、流涕、说话有鼻音,易呛咳
腺样体肥大首先会阻塞后鼻孔,导致孩子出现持续或间歇性鼻塞,同时常并发
鼻炎、
鼻窦炎,表现为流清鼻涕或脓鼻涕、频繁打喷嚏。由于鼻塞导致孩子呼吸时气流无法正常通过鼻腔,说话时会带有明显的“闭塞性鼻音”,语音含糊不清;此外,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影响吞咽与呼吸的协调功能,孩子进食或喝水时容易发生呛咳。
2.下呼吸道症状:夜间阵咳,易诱发支气管炎或哮喘
肥大的腺样体产生的分泌物会顺着咽后壁向下流,持续刺激咽喉及气管、支气管黏膜,导致孩子出现夜间阵发性咳嗽;长期刺激还会降低下呼吸道的抵抗力,使孩子更容易患上支气管炎,甚至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。
3.睡眠症状:张口呼吸、打鼾、睡眠不安稳
这是腺样体肥大最典型的症状之一。由于后鼻孔被阻塞,孩子睡觉时无法通过鼻子正常呼吸,只能被迫张口呼吸;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,会振动咽腔组织,产生明显的鼾声;部分孩子还会因气道阻塞严重,出现睡眠中呼吸暂停(憋气)的情况,导致睡眠频繁中断、翻身烦躁,严重影响睡眠质量。
腺样体肥大还会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(连接鼻咽部与中耳腔的通道),导致中耳腔通气引流不畅,进而引发非化脓性中耳炎(分泌性中耳炎),孩子会出现听力减退、耳鸣的症状;若炎症进一步加重,还可能继发细菌感染,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,严重时可能影响孩子的听力发育。
5.面容与全身症状:“腺样体面庞”+生长发育受影响
长期张口呼吸会改变孩子的面部发育:气流持续冲击上颌骨,会导致上颌骨变长、硬腭高拱、牙列排列不整齐(如牙齿参差不齐、上切牙突出)、嘴唇变厚,同时孩子面部表情会显得呆滞、缺少活力,形成典型的“腺样体面庞”,一旦形成,成年后很难完全恢复。
此外,长期睡眠缺氧还会影响孩子的全身发育:可能导致孩子精神萎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,甚至影响生长激素分泌,出现生长发育迟缓;部分孩子还会伴随夜间盗汗、磨牙等问题。
热点问题
咨询热线:025-85262032
我要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