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突然听不清?警惕神经性耳聋!这些诱因家长一定要知道
耳聋是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,一旦发展为永久性听力损伤,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、社交能力甚至心理健康。但很多家长不知道,耳聋并非“一刀切”的疾病,其中神经性耳聋因发病隐蔽、诱因复杂,尤其需要家长重点关注。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,带大家搞懂什么是神经性耳聋,以及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听力问题。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神经性耳聋?
简单来说,神经性耳聋就像我们耳朵里的“听力传导系统”出了“硬件故障”——耳朵里负责感知声音的“接收器”(螺旋器毛细胞)、传递声音信号的“电线”(听觉神经),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,导致声音无法正常被大脑感知。
这种耳聋有个明显特点:可能一出生就存在,也可能在出生后不久逐渐显现,听力下降通常是持续性的,如果不及时干预,可能会从“听不清”慢慢发展为“完全听不见”。它主要和两大类因素有关: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,其中很多诱因都和孩子的日常健康密切相关。
二、这些常见原因,可能导致孩子神经性耳聋
1.遗传因素:
如果家族里有亲属存在先天性耳聋,或者有亲属在年轻时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,那么孩子出现遗传性神经性耳聋的概率会明显增加。这种耳聋可能在出生时就表现出来,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,比如孩子到了说话的年龄却迟迟不会说,或者对声音的反应越来越迟钝。
如果家长发现家族有听力异常的遗传史,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及时进行听力筛查,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定期监测听力情况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2.病毒感染:
这是导致非遗传性神经性耳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,很多家长都可能忽略。孩子在小时候免疫力较弱,容易患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,而这些病毒可能会“攻击”耳朵里的听觉神经,导致听力突然下降:
常见的相关病毒感染:感冒、流感、水痘、麻疹、腮腺炎、
中耳炎等;
典型表现:孩子可能在感冒、发烧后,突然说“耳朵听不见了”,或者对家长的呼唤、电视声音没有反应,还可能伴有
耳鸣、头晕等症状。
所以家长要注意,孩子感冒、发烧时如果出现听力异常,一定要及时就医,不要误以为是“感冒没好透”而延误治疗。
3.老年性耳聋
虽然我们重点关注儿童,但也顺便提一下:对于成年人来说,随着年龄增长,耳朵里的听觉神经系统会逐渐老化、衰退,就像机器用久了会磨损一样,这就是老年性神经性耳聋。它的特点是听力下降缓慢,一开始可能只是听不清高频声音(比如蚊子叫、小鸟叫),后来逐渐发展为对各种声音都听不清晰,需要别人大声说话才能听见。
4.其他少见原因
除了以上两种常见情况,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神经性耳聋,比如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(比如孩子长期戴耳机听音乐、周围环境噪音过大)、使用了对听觉神经有毒性的药物(某些抗生素、化疗药物等)、头部受到撞击等外伤等。这些因素虽然在儿童中不常见,但也需要家长多加留意,避免给孩子的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三、家长如何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?
神经性耳聋的关键在于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,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观察孩子的听力情况:
1.新生儿期:对突然的巨响没有反应,比如拍手、关门时,孩子不会吓得眨眼睛、哭闹或转头;
2.婴儿期:到了34个月,不会对家长的呼唤、玩具的声音转头寻找;
3.幼儿期:说话晚、吐字不清,或者经常“听不见”家长的指令,需要反复提醒,看电视时总把声音开得很大;
4.学龄期: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经常说“老师说话听不清”,学习成绩下降,或者因为听不见而不愿意和同学交流。
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任何一种表现,都不要掉以轻心,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神经性耳聋,以及具体的病因和听力损伤程度。
总之,神经性耳聋虽然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,但只要早发现、早干预(比如佩戴助听器、植入人工耳蜗等),就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。家长多了解这些知识,就能给孩子的听力健康多一层保障!
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
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
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
热点问题
咨询热线:025-85262032
我要提问